“粤北粮仓”始兴县与阿里共推村淘服务站,把网络“淘宝”接入乡村
2018-12-14 15:13:54
来源:始兴县信用办
在始兴县太平镇城郊的一间小店里,25岁的邹婷婷一边扶着轮椅,一边耐心地替登门而来的村民们上网“淘宝”。4个月前,身有残疾的邹婷婷加入始兴农村淘宝首批合伙人行列,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,成为一名村淘服务站的“淘女孩”。
今年3月,始兴县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同,将村淘合伙人制度引入农村。这个被称为“粤北粮仓”的山区县,也是农村淘宝进驻韶关市的第一站。随着村淘服务站在各个村镇落地开花,电子商务渗入乡村,给偏远地区的农民带来了网络购物的便利和实惠,也逐渐改变着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。
村淘依托合伙人制度,已在始兴建立了33个服务站。村淘服务站的主要职能是替不方便网购的农村消费者充当“买手”,同时也是网购商品的物流配送中转站。而村淘合伙人通过抽取商家一定比例的佣金获得收入,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代购服务。
几个月来,除了培训帮扶合伙人、补贴服务站的建设外,阿里还和地方政府一起对运营中的优秀合伙人按月、按季度给予物质奖励。而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的合力推动,使村淘合伙人制度在始兴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。4月份开始招募合伙人时,不到6天,就有2400多人报名。基本上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,年纪大的也有50来岁的,其中不乏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。
最终脱颖而出的33位合伙人中,就包括了当时正在返乡休养的邹婷婷。邹婷婷在广州学过电子商务,一直以来,她都认为这样的专业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工作,没想过现在家里也可以做电商。她说,开业当天赶上“6?18”电商大促,一下就做了8000多的销售额,现在每天也能保持10单左右的量。对于每月能有3000来块的收入,邹婷婷已经感到颇为满足。
而马市镇服务站的刘丽芳,7月份以12万元的销售额,做到了全县的冠军。刘丽芳说,她以前在深圳也有门店生意,考虑到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以及与家人团聚的因素,她最终选择了返乡做村淘服务。她发挥自己熟悉乡里乡亲的优势,借送货的机会走乡入户做推广,收到了不错的效果。
在始兴,村镇服务站一般面积都不大,20来平方米,货架上零散地展示摆放着一些样品,用于网购的电脑和大显示屏倒是格外显眼。而正是这些不太起眼的门店,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。由于价格便宜,物流配送也很方便,村民们渐渐地习惯了网上购物的方式。
马市社区的陈老伯过去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,自从村淘服务站开到家门口之后,他发现,网上代购的东西确实是物美价廉。“我常喝的绿茶、红茶比百货店便宜2/3,连纸巾每袋都要便宜几块钱。”他说,周围的实体店已经感受到了冲击,有一些议论,“但他们也要面对现实,改变自己”。
刘丽芳的服务站里,以四五十岁的村民顾客为主,现在七八十岁的阿婆也通过她上网淘衣服。“只要货真价实,农村人接受网购还是挺快的。上年纪的人对网络支付还有些担心,而村淘代购是我们合伙人先垫付、送货时再收取现金,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这一顾虑。”
同时,村淘服务站的出现,也打破了边远地区农民网购无法送货到家的困局。服务站的门口一般都停放着用来送货的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。据介绍,当农民们买到货物之后,除了部分家电、农资会直接送货到家之外,一些小的物件则会先寄放在服务站,然后再由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送到购物者的家中。
村淘服务站的出现,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广大农村与互联网世界的距离,也将优质的工业品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带到了农村。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,让不少农村地区的人口成为以妇女、儿童、老人为主的“386199部队”。而正是这些地区这些人,长期以来难以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利与实惠。村淘服务站深入乡村,为“三农”提供服务,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缩短城乡差距,创造消费生活上的机会平等。
同时,农村返乡青年就业难,也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。遍布乡镇的村淘服务站,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,为农村青年的创业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。邹婷婷就是其中一个令人感动的案例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